close

以創新解困破局



蝴蝶文化季



昆蟲音樂季

台灣商標申請

“播種春天”快樂春耕



“走出去”公益科普大篷車百校巡展巡講



文圖:靳軍

雖然地處陜西關中的偏僻小鎮,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卻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人們。今年春節期間,很多人扶老攜幼來這裡過大年。據博覽園主任朱榮科介紹,一年365天,博覽園隻有除夕放半天假,其餘時間每天開放。去年全年接待遊客超過瞭20萬人次,僅春節期間就有3萬餘名遊客在博覽園裡過大年。

這個博覽園,其實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博物館群,設有昆蟲、動物、土壤、植物、中國農業歷史5個專業博物館和蝴蝶園、植物分類園、五谷園、中草藥園、樹木園等,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以農業科技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同時也是國傢4A級旅遊景區。

在全國近300多所高校博物館普遍門前冷落車馬稀的情況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何以風景這邊獨好?梳理它的發展歷程後,令人深思。

與教學相沖突?校外建館搞科普

重視農業知識的普及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傳統。1987年,全國第一傢國立昆蟲博物館在該校創建,它以該校教授、世界知名昆蟲學傢周堯教授所收藏的大量昆蟲標本和書籍為基礎,雖然小,但卻是引人入勝的昆蟲世界。1999年,規模更大的昆蟲博物館二期工程投入使用。

起點高、專業性強、展示手段多、傳播方式親民,昆蟲博物館很快成瞭學校的風景區,“當時二期的昆蟲博物館設在學校辦公樓的一層,主要以標本展示台中商標權申請為主,雖然沒有完全對外開放,但是每天的參觀者絡繹不絕,有時參觀的車輛可以從昆蟲博物館門口一直排到學校外面二三百米開外,很是壯觀。”博覽園現任昆蟲館館長、該校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張雅林介紹。

但問題也來瞭:群眾來校參觀和校內正常教學產生瞭沖突。如何讓科普與教學兩相宜?2006年,該校在昆蟲館的基礎上,規劃建設瞭面向社會開放的博覽園,這是一個集動物、植物、土壤、昆蟲標本和農史典藏為一園的博物館群,緊鄰學校教學科研區又相對獨立。

新的農業科普基地更加吸引人:其建築造型蘊含展覽主題,池塘流水穿行其中,四季景色優美;展覽展示總建築面積達到1.6萬多平方申請註冊商標台中米,其120萬號昆蟲標本、55萬份植物標本的收藏量均居全國高校之首;五大館內圖文並茂與實物相結合,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綜合運用。

與運行相沖突?開展旅遊促科普

硬件環境改善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的科普工作也走上瞭快車道。僅2016年科普大篷車就運行20000餘公裡,走進40餘所學校,巡展巡講80餘場次。

但一個新的問題又擺在瞭學校和博覽園領導班子面前:學校無力繼續投入運轉經費,而政府部門也沒有專項經費來支持。沒有經費保障,科普如何進行?

博覽園沒有坐擁風景等待支持,在走出去的同時又積極請進來:園區先後與省內外400餘所大中小學和事業單位共建科普教育基地,申報創建瞭國傢4A級旅遊景區,在國內較早探索實踐“輔助與補充學校與傢庭教育”為理念的研學旅行模式,策劃“春耕體驗”“蝴蝶文化季”、昆蟲之旅夏令營、金秋親子昆蟲音樂節、親子奇趣遊、“情侶遊”等一系列極具農業特色的主題活動,開發蝶翅畫等50大類、232個品種的旅遊文創商品。

每個節假日,博覽園門口的不同地區牌照的旅行車和等候入園的遊客長龍就成瞭農科城一道熱鬧的風景線。2016年園區僅接待入園“研學旅行”大中小學就有120餘所逾5萬人次。

以科普強旅遊,以旅遊促科普。博覽園通過旅遊增強瞭自身“造血”功能,實現瞭自我運營、持續發展,在保證師生教學科研、新生入學教育的同時,也成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土資源科普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科普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更成為陜西旅遊的一個明星勝地。

如何履行使命?打造科普新天地

《國傢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特別強調高校要開展科學普及工作。不僅要做,而且還要做好做強,高校科普工作成為新時期的國傢使命。

如何給國傢和公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李興旺表示,一流大學需要一流的博物館。在學校“十三五”規劃中,博覽園的科普工作將成為學校提高社會服務能力的品牌工程。

3月11日,楊凌農科金牌旅遊聯盟成立暨快樂春耕活動啟動儀式在博覽園舉行。“科普是我們的生命線。”正在現場忙碌的博覽園主任朱榮科介紹,2017年,園區重點工作安排得很緊密:與中國旅行社合作開發體驗性、互動性更強的科普研學旅行產品;探索開展科普大篷車進社區、下農村活動;建成流動昆蟲博物館;啟動數字化樹木園二期工程和昆蟲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整合校內外科普資源,成立學校科普中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創新實踐獲得瞭社會的廣泛肯定。重慶日報記者在《高校博物館如何走出“象牙塔”》報道中,認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做法“值得借鑒”。第一旅遊網記者撰文指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憑借一腔熱情和迎合市場的創新意識,完成瞭從“校內”向“公眾”的成功突圍,不僅使一個原本“不為外人道也”的高校博物館成瞭全國高校博物館建設的一面旗幟和遠近聞名的大景區,也成就瞭一個全國農業科普景區的新典范。

4000多年前,農神後稷在楊凌教民稼穡,開啟中華農耕文明的先河。現在,後稷石像矗立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中央,它的腳下是絡繹不絕的遊客。後稷持鐮凝望遠方,它一定也在思考創新的意義吧。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tkc229e7t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